Skip to main content

管理“静音”:标准版 v1.1 与 X API v2 对比

如果你一直在使用标准版 v1.1 的 POST mutes/users/createPOST mutes/users/destroy 端点,本指南旨在帮助你了解标准版 v1.1 与 X API v2 在管理静音端点方面的异同。
  • 相同点
    • OAuth 1.0a 用户上下文
  • 不同点
    • 端点 URL
    • 应用和项目要求
    • HTTP 方法
    • 请求参数  

相似之处

OAuth 1.0a 用户上下文认证方法 这两个端点版本均支持 OAuth 1.0a 用户上下文。因此,如果你之前使用的是标准 v1.1 的管理静音(manage mutes)端点之一,迁移到 X API v2 后仍可使用相同的认证方法。

差异

端点 URL 应用和 Project 要求 X API v2 端点要求你在进行请求认证时,使用与某个 开发者应用 关联的 Project 的凭据。所有 X API v1.1 端点都可以使用独立版应用或与某个 Project 关联的应用的凭据。 请求参数 以下标准 v1.1 请求参数在 X API v2 中有对应项:
标准 v1.1X API v2
user_idtarget_user_id
screen_name无对应项
请注意,标准 v1.1 参数通过查询参数传递,而 X API v2 参数则通过请求正文参数(用于 POST 端点)或路径参数(用于 DELETE 端点)传递。 另外,使用标准 v1.1 端点时,无需提供对目标用户执行静音操作的用户 id,因为使用 OAuth 1.0a User Context 传递的访问令牌会推断由哪个用户发起了静音/取消静音。